主要学习经历: 2014年08月 — 2015年08月 美国 田纳西大学 访问学者 2007年03月—2007年05月 德国 KASSEL大学 交流学习 2006年09月—2011年12月 山东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 2000年09月—2002年12月山东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硕士 1993年09月—1997年07月 山东大学(原山东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 学士 主要工作经历 2012年12月— 至今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4年09月—2012年12月 亚bo登陆 讲师 2003年03月—2004年09月 亚bo登陆 助教 1997年09月—2000年09月 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 近几年科研项目情况:
[1] 2019.06~2021.1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高可靠智慧微电网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2019JZZY010423),在研,主持 [2] 2020.01~2022.12,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负责人 [3] 2017.01~2019.1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电力电子牵引变压器优化设计与关键控制技术(2017GGX10104),结题,主持 [4] 2017.01-2018.12,国家天文台开放基金,KD*P型偏振分析器高压方波调制系统研究(KLSA201713),结题,主持 [5] 2016.0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微电网多时间尺度协同优化调度与自适应保护研究(61503216).结题,主要成员 [6] 2013.01~2015.1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准Z源H桥级联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2013GGE27070).主持. [7] 2007.1-2009.12,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2006ZZ11).副组长. [8] 2012.01~2014.12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高校院所自主创新基金:大容量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系统关键技术(201202091).负责人. [9] 2012.01~2013.12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高精度高压变频方波电源及其控制技术(KLSA201225).负责人 近几年授权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 高功率密度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1910543787.9,中国,2019.10.25,位1. [2] 单相器件复用式有源功率解耦级联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ZL201910722126.2,中国,2020.04.28,位1. [3] 一种提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牵引供电系统. ZL201720372054.X,中国,2018.01.05,位1. [4] 一种低压侧共直流母线的多电力电子变压器牵引供电系统.ZL201720232218.9,中国,2017.10.17.位1. [5] 一种改进型非隔离式高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及控制方法,ZL201610878041.X,中国,位1. [6]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电网变换器解耦控制方法,ZL201610353100.1,中国,发明专利,位1. [7]一种准Z源级联型多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ZL201510980729.4,发明专利,位1. [8]一种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的预测控制方法,ZL 201510243021.0,中国,位1. [9] 基于改进型串联信号延迟对消算法的并网同步锁相方法,ZL201510747138.2, 中国,位1. [10] 一种T型三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及其解耦控制方法,ZL201610247039.2, 中国,位1. [11] 一种三相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并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ZL201510518956.5,中国,发明专利.位1. [12] 光伏高频隔离升压软开关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ZL201010575373.3,发明专利.位1. 软件著作权情况
[1] 基于LabVIEW的交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V1.0(2020SR0288506),2019.12,软件著作权,位次1. 近几年发表论文情况:
[1] T. Jiang, C. Du, S. Guo and T. Yin, "Microgrid fault diagnosis model based on Weighted Fuzzy Neural Petri Net," 2020 IEEE 4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ing,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ITNEC), Chongqing, China, 2020, pp. 2361-2365. doi: 10.1109/ITNEC48623.2020.9084926(EI收录) [2] B. Zhu, C. Du, Q. Liu, Y. Sun and B. Jia, A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ith Capacitor Voltage Balance Control for Five-level Active Neutral-Point-Clamped Inverter Based on g-h Coordinate System, 2019 14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CIEA), pp. 1920-1925, Xi'an, China, 2019. (EI收录) [3] C. Wu, C. Du, Q. Liu and B. Jia, A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Without Voltage Spikes for Single-Phase Voltage Source High-Frequency Link Matrix Rectifier, 2019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CCC), pp. 6508-6513, Guangzhou, China, 2019. (EI收录) [4] Y. Sun, C. Du, Q. Liu, B. Zhu and C. Wu, Research on Neutral-Point Balance Control of Three-Level Inverter Based on Hybrid DPWM, 2019 14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ICIEA), pp. 1914-1919, Xi'an, China, 2019. (EI收录) [5] C. Du, S. Guo, Q. Liu, C. Wu and T. Jiang, An active power decoupling control method of single-phase cascaded h-bridge rectifier, 2019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 (CAC), pp. 5308-5313, Hangzhou, 2019. (EI收录) [6]杜春水,刘 强,郭文君,陈阿莲. 准 Z 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单元间功率平衡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23(08):19-27.(EI收录) [7] B. Jia, C. Du, C. c. Song, J. Lin and Q. Liu, DC Bias Suppression Strategy in Dual Active Bridge Based on Triple Phase Shift Control, 2018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 (CAC), pp. 4282-4287, Xi'an, China, 2018. (EI收录) [8]杜春水,刘 强,郭文君,陈阿莲. 准 Z 源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单元间功率平衡控制[J]. 电机与控制学报,2019,23(08):19-27.(EI收录)
主讲课程: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生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基础》,本科生必修课 指导学生获奖: 全国大学生“贝加莱学界联盟”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招收研究生方向: 可再生新能源并网发电、微电网系统优化设计与控制、SiC/GaN高功率密度变换器优化设计技术在电动汽车、微电网、电机驱动应用。 联系方式:duchsh@sdu.edu.cn
|